魅力书屋 > 穿越小说 > 争名夺利 > 第三百九十一章:父子兄弟携手,日月山河永在!
脱古思帖木儿脸上笑容更胜。

姚广孝把一切看在眼里,知道说服脱古思帖木儿了,最后总结道:“可汗,您现在是整个草原的共主,您更应该展现出,舍弃小我,成就大我的胸怀,先祖成吉思汗的事迹,您肯定比贫僧更清楚……”

脱古思帖木儿点点头。

换做先祖成吉思汗。

一定会按照道衍的计策,重点打击大明太子朱标。

俘获、哪怕擒杀大明太子,不但能重创大明最为精锐的兵马。

更能动摇大明国本!

一个女人带来的耻辱,与此相比,就不算什么了。

脱古思帖木儿收敛思绪,担忧道:“大师,若明太子朱标被我方擒杀,朱四郎会不会继承大明?”

话中,脱古思帖木儿眼中忧虑一闪而逝。

接着,直言不讳道:“相较于太子朱标,我绝不希望朱四郎做大明的皇帝。”

朱标做大明皇帝。

即便大明体量足够大。

他也有信心和大明抗衡周旋。

可若换成朱四郎……

几年前,二十万大军,合击共剿,朱四郎转战千里,扬长而去,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。

恐怕整个草原,都不希望,看到此人当大明皇帝。

朱四郎做大明皇帝,草原人会本能畏惧。

未战先怯!

“且大师应当明白,朱四郎不光武略出众,文治相较武略,也丝毫不差。”

姚广孝捕捉到脱古思帖木儿眼中一闪而逝的忌惮。

暗暗感慨。

可不嘛!

太子朱标优不优秀?

肯定优秀!

这些年,协助朱皇帝处理朝政,把大明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条。

大明可不是一个小国。

有着复杂的人事利益斗争。

地域间有着不同的情况。

想要把这样一个庞大国家,治理的井井有条,绝非任何人都能胜任。

从任何方面来看。

朱标都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储君继承人。

可为何,这些年,朱标给人的感觉,略显平庸?

其实,这都是假象。

是因朱四郎太优秀所致。

燕王朱四郎做成的事情,太大。

朱四郎身上光芒太盛,所以才遮挡了太子的光芒,才让太子显得略微平庸。

别的不说。

在朱四郎的光芒如此刺眼情况下。

太子朱标还能保持战略定力,不动如山。

或许,私底下应该有些布局。

可也足以看出,太子朱标的优秀。

至少,历史上,历朝历代的太子,鲜有人做到这一点。

“大汗放心,朱四郎不会成为大明继承人。”姚广孝含笑给脱古思帖木儿喂定心丸:“首先,通过贫僧这些年观察了解,朱四郎志不在大明。”

……

“退一万步,就算朱四郎志在大明,太子朱标陨落,轮也很难轮到朱四郎,我们中原王朝的传承,讲究嫡庶、长幼,大明皇帝朱元璋登基后,更是很快就立下了立嫡立长的原则,太子有子嗣、太子下面,朱四郎上面,还有秦王、晋王两位兄长,怎么轮也轮不到朱四郎……”

……

这番话,他只是单纯为了让脱古思帖木儿安心。

若太子朱标出事。

朱四郎还真的很有可能,成为大明继承人。

无他。

贤!

朱四郎这些年所做之事,无不表明,此王的贤明!

他就不相信,朱皇帝有朱四郎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,私下里,就没想过,若是把大明江山传给朱四郎会如何如何……

是人,目睹朱四郎所做一切。

就一定会有这种想法!

只要有这种想法。

太子朱标一旦出事。

朱四郎就有六七成机会,成为大明储君!

奈何,这位英雄气短,才雄却志短!

本身对大明皇位没有野心。

这些年,抚养教导太孙朱雄英,若太子朱标出事。

此王一定会鼎力支持朱雄英。

不过没关系。

只要太子朱标出事。

他以天下为棋盘的棋局,就再一次出现转机了。

第一次转机,在朱四郎名噪天下时。

原以为,他们能借助朱四郎的威望、名声,逼的太子自乱阵脚,失去战略定力。

万万没想到。

太子朱标出乎意料的优秀。

始终没有自乱阵脚。

棋局因此,就陷入死寂,好些年死气沉沉。

中原的棋局,他没有任何办法。

无奈,只能跑到草原传扬佛法。

同时劝说引导脱古思帖木儿,以养蛊的方式,唤醒草原人血性,提振士气和战斗力。

原本计划着,当草原的兵锋再次锋利后。

必然对大明造成巨大威胁。

以秦王、晋王为首的塞王们,必然成为朱皇帝的依靠。

他通过草原弟子这条情报线,一明一暗,分别辅佐秦王、晋王在征塞中建立威望和功勋。

为将来秦王、晋王一明一暗,挑战太子打好基础。

就在他刚开始付诸行动两年后。

朝中就传出消息,太子将会挂帅北征。

……

无论是来草原,帮助脱古思帖木儿提振士气和战斗力。

亦或是现在算计太子朱标。

他都在求变!

与太子不同。

太子要保持战略定力。

而他则需要求变!

在变化中,才能寻求机会。

大明的棋局死气沉沉,他就跳出大明这盘棋局,在草原推动变数。

草原的变,一定会影响大明!

如今,他想要的变数,终于来了!

这次,他一定要,促使大明发生疾风骤雨的变化!

“本汗想封大师为我北元国师,助我擒杀或俘虏太子朱标!”脱古思帖木儿郑重看着姚广孝。

想法是临时产生的。

但他格外迫切。

若有姚广孝助力。

他一定能擒杀或俘获大明太子朱标!

在他手中,重现成吉思汗时期的辉煌,或许就不是遥不可及,一触即碎的梦!

“贫僧多谢可汗信任。”姚广孝双手合十,故作一副诚惶诚恐。

接着,话锋一转,“但贫僧是出家人,不能接受可汗邀请……”

既然大战一触即发。

他也该离开草原,回秦王身边,隐藏起来,当幕僚,参详军事。

若成了脱古思帖木儿任命的北元国师,大明就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。

……

“这些年,草原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,西蒙古瓦剌部的马哈木、太平、把秃孛罗,东蒙古的鬼力赤、阿鲁台、脱欢……”

这些年轻的草原狼王,都是这些年,养蛊过程中,血性杀戮诞生的。

年轻、凶悍、头脑灵活!

他们有人架空了自己软弱无能的父亲,有人亲手杀了自己贪好美色,不知进取的兄长、有人背叛了自己的部落首领,自成一系……

在他向脱古思帖木儿提出养蛊计划后。

脱颖而出的年轻狼王们,都把传统的草原规则和道德践踏在脚下。

是真正的枭雄!

可以说,这群草原狼王,都是他‘培养’出来的。

他十分肯定。

未来数十年内。

草原将是这群践踏了规则和道德底线枭雄的!

……

“贫僧一心只为弘扬佛法,且贫僧到底是个中原人,担任北元国师,大战在即,不利于可汗团结整个草原人心。”

脱古思帖木儿微微皱眉。

道衍的拒绝,让他有些不爽。

同时,也让他想到了草原现状。

的确,很多人对他支持道衍在草原传播佛法,已经颇有微词了。

就是以马哈木、阿鲁台这些新冒出头的年轻部落首领为主。

……

脱古思帖木儿最终打消了任命姚广孝为国师的想法。

离开寺庙后。

就开始传召张玉、马哈木为首的各部首领。

一时间,还处于冰天雪地的草原,瞬间风云变色。

……

大明也差不多如此。

两个庞大的政权,都默契铆足了劲儿,要来一次,规模宏大的战略决战。

在这种情况下。

朱棣在年初一临近傍晚,回到金陵城。

当天,朱元璋就派人来通传,参加明日早朝。

徐妙云抱着金豆子,陪朱棣站在寝殿门口,目视传旨太监离开,微微惊讶:“大年初二就开朝?”

往年过年,至少休沐七天。

真正完全恢复节奏,至少得等元宵节后。

今年初二就开朝?

朱棣收回视线,“大战在即,肯定不可能向往年那样了。”

数十万大军北上。

至少得征召百万民夫!

父皇肯定是不想太影响春耕。

抓住春耕前这段时间,尽可能把军需物资向北平、大同等地转运。

到时出塞作战,只要数十万民夫随军行动就可以了。

徐妙云眼中忧虑一闪而逝。

战争气息越来越浓烈了。

低头,催促道:“雍鸣、祈婳,时间不早了,快回去休息,祈婳不准玩的太晚,雍鸣也不准看书太晚!”

“阿爹,你哄我睡觉好……”

小祈婳口中的‘吗’字尚未说出,徐妙云‘生气’看去,小丫头声音戛然而止,吐了吐舌头,转身小跑离开。

“阿爹、娘亲。”雍鸣给两人请安后,转身离开。

徐妙云看着两小家伙离开的背影,不由笑了。

朱棣笑笑。

知道妙云把两个小家伙打发走,是想要他早点休息。

今夜之后,接下来,他恐怕不会再有,痛痛快快,踏踏实实休息的机会了。

……

整个金陵人心躁动中。

朱棣倒是一夜好梦。

五更天。

徐妙云一路从寝殿,跟着朱棣来到殿门。

殿门打开。

微寒阴冷的风,扑面而来,朱棣无奈转身,“你要跟着我去上朝吗?外面冷,你做完月子也没几天。”

徐妙云笑笑,“我就在这里看着……”

朱棣无奈摇头,伸手捏了捏徐妙云脸颊,转身大踏步,快步离开。

整个朱府,所有人还在睡梦中。

在徐妙云注视中。

朱棣摸黑,披着星月骑马出府。

整个朱紫巷已经十分热闹了。

各府府门打开。

文武官员,或是乘坐马车,或是骑马,从府门内走出来。

看到朱棣,全都暗暗观察着。

“四郎!”

身后呼喊声传来。

朱棣扭头……

徐达策马赶上来。

朱棣请安后,徐达低声道:“做好心理准备,陛下恐怕要给你压担子了。”

“泰山听到什么风声了?”朱棣诧异询问。

他们刚回来。

这段时间,金陵发生了什么,有什么风声,他还真不知。

可泰山既然这样提醒,肯定是听说了什么。

“是有些风声……”

“三哥。”徐达声音刚响起,身后又有声音传来。

翁婿二人扭头,就见蓝玉、沐英、耿炳文三人骑马而来。

“王爷。”

“永昌侯。”

……

打招呼后。

蓝玉笑道:“最近太忙了,东旭他们成婚,没能亲自去。”

朱棣笑笑。

东旭三人成婚。

除了汤二叔、叶茂。

以及江宁县令方孝孺外。

就没有金陵官场上的人来了。

不过,蓝玉他们虽然没来,却也派人送了一份丰厚的礼物给三个小家伙。

给足了他面子。

洪武九年,他是怎么也没想过,他和蓝玉的关系会如此。

朱棣笑着抱拳拱手。

沐英看了眼耿炳文,笑问:“听蓝春他们回来宣传,苏四叔要给耿瑄和春晓盖房子?”

他和蓝玉带着耿炳文,刻意在早朝的路上,追上老四。

其实就是想帮耿炳文打听打听耿瑄成婚后消息。

耿炳文竖起耳朵。

朱棣眼神余光看了眼耿炳文,笑着点头,“是啊,连建房子的地址都选好了,苏四叔别提多高兴了,直把耿瑄当亲儿子看待……”

苏四叔家只有两个孩子。

一个春妮、一个春晓。

都是女娃。

他和妙云刚去土桥村时,四叔、四婶就各种想办法,想生个男娃。

可这么多年过去了。

哪怕日子好过了。

许是年龄大了,四婶儿倒是又给四叔生了一个。

不过还是女娃。

……

苏春妮嫁到隔壁邻村,因为在村里学了算数,本来就很受婆家重视。

后来邻村也搞乡土村社。

苏春妮的知识发挥了大作用。

听村里乡亲说,苏春妮现在都是邻村乡土村社的幕后带头人。

明面上的带头人,是苏春妮丈夫。

春晓比苏春妮更优秀。

这些年,整个金陵城都家喻户晓。

……

两个闺女也孝顺。

这些年,四叔、四婶儿都看开了。

“突然间,多了耿瑄这么个上门女婿,四叔、四婶儿别提多高兴了。耿瑄成婚当天,高兴,喝醉了,还说了,将来有孩子后,至少要让一个孩子,跟着四叔姓。”

耿炳文唇角抽抽,接着又笑了。

他这个小儿子,打小混账是混账了点,可有个优点,本性不坏!

看得出来。

臭小子在苏家很受重视,没有因为他们做父母的,对他成婚不理不睬而受委屈。

人家苏家夫妇,这么‘抬举’他。

小夫妻两将来有孩子后,其中一个,跟着苏家姓,给苏家延续香火,又有什么不可。

他不是那种迂腐之人。

朱棣一直在暗暗观察耿炳文。

见耿炳文没有生气,满意点点头。

耿炳文的心事解决了。

蓝玉笑道:“王爷,你要做好准备,陛下有意任命你为检校官,我和沐英做你的副手,检校陆陆续续赶到金陵,准备开赴北上的各军,另外,还要督办粮草等等……”

怪不得泰山说,老头子要给我压担子。

若真如蓝玉所说。

这担子可不轻。

他们要检校过目、监督数十万大军,以及粮草辎重。

接下来,有的忙了。

“老四,你那群徒弟,跟着你回来了吧?”沐英笑问。

朱棣点点头。

沐英道:“到时候,把这群孩子带上,当初督查百官时,我们虽然不在金陵了,可也听说过他们的事迹,有他们帮助咱们检校、监督,咱们能轻松点。”

老四这群学生,十分善于统计核算。

这恰恰是此番检校,最需要的技能。

当初七八岁时,就能协助老四督查百官。

这些年,恐怕更优秀了不起了。

朱棣笑着点点头。

这样的锻炼机会十分难得。

别人家孩子,想参与还没机会呢。

就是蓝春等人。

虽然有蓝玉这个父亲。

可朝廷恐怕也不敢在这样重要的事情上,让蓝春这些二世祖参与。

……

果如蓝玉透露的。

当天早朝,朱棣被朱元璋任命为北征督办检校。

蓝玉、沐英、朱樉、朱棡分别为副督办。

特批准朱棣在朱府,成立办公点。

期间,负责一应事务的各级官员,直接去朱府向朱棣汇报。

督办前的第一件事。

就是召集参加北征的各级将领,前往陆军第一镇大营,观摩新军。

朱棣知道,老头子这是担心从外面调回来的将领,对他这个督办检校官阳奉阴违。

也让这些人,看看陆军第一镇新军,感受一下新风气。

……

早朝结束。

百官鱼贯而出。

看着朱棣、朱樉、朱棡等皇子们,说说笑笑走在前面。

纷纷低语议论。

“在朱府直接办公,这不就是开府建衙,自设班底嘛!”

“这就是一个独立于朝廷的小朝廷!”

“太子这个北征统帅,陛下尚未任命,朱四郎到先得重任!”

……

“老四,你信不信,后面有人骂你。”朱樉往后看了眼,笑着打趣。

朱棣笑笑。

兄弟们纷纷打趣。

“人不妒忌是庸才!”

“牢骚话越多,恰恰证明他们拿四哥无可奈何!”

……

朱棣笑着瞪了眼,几个嗓门最大的兄弟。

……

当天。

朱棣就在府内,搭建起了督办班子。

随后,便正式投入忙碌中。

别说,督办过程中,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。

首先,督查匠作监准备情况,才发现,匠作监竟然还在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制作长管身火铳。

而火药和弹丸的准备十分不充足。

朱棣暗暗捏了把冷汗。

此番北征,数十万大军中,他陆军第一镇、太子卫率、京营三支新军,总计就七万多人全部使用火铳。

再加上大明原本军中配属的火铳。

两种型号的弹丸,以及火药需求量十分大!

火药、弹丸如果跟不上,新军的战斗力至少缩减一半!

当即亲自插手,调整匠作监生产重点。

同时,担心匠作监为了进度,不顾质量问题,把东旭这个东番兵备官亲自派到匠作监盯着。

……

这一日。

夏原吉匆匆来到朱棣在府中,办公的官房。

见面后,就气喘吁吁把一个小袋子,放到朱棣面前,“师傅,有人在粮食上做了手脚!”

朱棣把茶杯推到夏原吉面前。

“先喝口水。”

话中,解开小布袋子,抓了一小把米放到手心。

米粒上,有一些灰绿色的斑点。

捏了几颗,放入口中,慢慢咀嚼。

呸!

下一秒,朱棣就猛地吐出来,脸已经变冷,摊手指着掌心的米粒,“有没有搞清楚,这是怎么回事?”

陈米也就算了。

将士们没那么多讲究。

可这些米,咀嚼已经发苦了!

冒着生死,盯着塞外的寒风,进入塞外征战,流血流泪,如果将士们只能吃到这种发苦的米。

别说引发疾病了。

就是士气,都会受到影响。

“这种米多吗?”

夏原吉摇头,“不是特别多,只有一部分,和好米掺和在一起,我们抽查都差点忽略,根据我们走访,这样掺杂的米,大约占所有军粮的三成……”

朱棣脸都黑了。

或许坏掉的米不算太多。

可掺杂的三成军粮,肯定不能往北平送了。

朝廷必须尽快筹集补全三成军粮。

“管库的负责人已经被我们控制,恐惧之下,全都交代了,是户部、兵部负责筹备军粮的部分官员,联合大都督下面部分官员,用朝廷筹备的军粮,以一斤好米,换三斤陈米的方式……”

朱棣明白了。

他刚才尝过的这种陈米,别说拿来让人吃。

就是喂牲口,都容易喂出病。

可以说,这部分米根本卖不出任何价格。

一斤好米,换三斤牲口都不能吃的坏米。

坏米让将士们吃。

好米拿到市面售卖。

上上下下这群人,都能收获不少!

朱棣深吸一口气,从袖口取出御赐金牌,递给夏原吉,“把这块令牌交给谭渊,让他派兵,拿着这块令牌,按照你们审问出来的涉事名单,一个不留缉拿,其家人,陆军第一镇派兵严格看管!”

“是!”

……

一个时辰后。

金陵城武定门。

“把总,快看!”

一名值守将士惊呼一声,指着远处。

谭渊、张武骑马而来,身后第一标将士荷枪实弹,发出嗒嗒嗒步点声,小跑着抵近金陵城。

当值把总脸色变了变,忙迎上去,“谭统制,你们这事?”

谭渊一手高举御赐金牌。

把总看到后,带着值守将士纷纷跪下。

这可是陛下赐给燕王的御赐金牌!

见御赐金牌,如朕亲临!

谭渊冷冷道:“奉北征督办入城执行任务,至于什么任务,属于高度机密。”

话罢,猛地挥手。

嗒嗒嗒……

在武定门京军值守将士注视下。

陆军第一镇第一标将士,如同出笼猛虎,冲入金陵城内。

“把总,咱们就这样,放一群背着火铳的第一镇兄弟入城,真的没事?”

把总唇角抽抽,没好气道:“你让老子怎么办?陛下的御赐金牌!你不知道,这块金牌的威力嘛!”

何况,人家燕王若是真造反,也不该选在这个时间吧?

眼下,北上大军云集金陵。

燕王最强的海军战船,一千五百门火炮也不在金陵。

“咦!陆军第一镇的将士,怎么突然入城了?”

“可不是嘛,自从演练结束后,俺就再也没见过陆军第一镇将士出营。”

……

当陆军第一镇突然出现在金陵城时。

百姓纷纷惊讶议论。

随着第一镇第一标将士,直接拿着朱棣的手令,冲入一个个官员府中,以及谭渊、张武,亲自带兵,手持御赐金牌,出现在大都督府,拜见大都督李文忠,说明来意。

李文忠亲自协助,直接从大都督带走十几个官员后。

消息不胫而走。

整个金陵瞬间震荡。

……

镇抚司衙门。

“什么!”

蒋瓛蹭一下起身。

纪纲重复道:“禀指挥使,就在刚刚,城内锦衣卫突然来汇报,燕王的陆军第一镇第一标,奉燕王之命,手持御赐金牌突然冲入金陵城,查封戒严了户部、兵部、大都督府在内,数十名官员的府邸。”

蒋瓛追问:“有没有打听到,朱四郎为什么这么做?”

纪纲摇头,“事发太突然,被查封的官员府邸,都被第一标派兵戒严了,咱们安插在这些官员府中的锦衣卫,根本传不出任何消息。”

“你继续打听。”

蒋瓛交代一句,就匆匆往皇宫赶去。

朱四郎擅自派兵入城。

这事太大了。

无论朱四郎到底想做什么。

他都必须马上向皇爷汇报这个情况。

……

“皇爷,臣蒋瓛求见!”

“进!”

略带怒意的声音从门内传出,蒋瓛微微皱眉。

推门而入,愣怔……

朱棣带着夏原吉站在御案旁。

朱标竟然也在。

蒋瓛回神,快步走过去,行礼后,看了眼朱棣,汇禀:“皇爷,燕王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突然手持御赐金牌进入金陵城,臣不知发生了什么,所以来向皇爷汇报……”

哼!

朱元璋微哼一声。

抓起袋子,啪一下,狠狠砸在蒋瓛脸上,“老四派兵入城,就是因为这件事!你锦衣卫都是聋子瞎子嘛!”

“让那些蛀虫,把一些喂牲口都不吃的坏米,掺杂到北征军粮中!”

蒋瓛脸微微刺痛。

顾不得疼痛,低头,就见脚下散落的米粒上,有些灰绿色的霉斑。

“臣死罪!”

蒋瓛噗通跪倒。

满眼委屈。

锦衣卫是有广泛耳目。

可又不是万能的。

调查特定的目标,锦衣卫自负,不会失手。

可北征军粮之事。

由于是太子挂帅北征。

首先,他觉不会有人在太子挂帅的事情上搞这种事情。

其次,他担心安插锦衣卫眼线,盯着北征之事,万一被太子发现,惹太子不痛快。

所以就没有安插眼线,盯着军粮、军械筹备的事宜。

谁能想到,这群王八蛋,嘴上喊着支持太子,竟然在暗中做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!

朱棣瞥了眼蒋瓛。

知道蒋瓛在这件事上,应该没有责任,父皇只是愤怒迁怒罢了。

别说锦衣卫了。

搁在后世。

遍布的监控摄像、网络监察。

一些龌龊事情,不一样查不到嘛。

朱元璋视线转移,看向朱标,“标儿,你说,此事怎么处置?”

“抓住的人,公开明正典刑。”朱标冷硬道:“不过,不应深究深查,北征在即,需要警示,但也不能造成朝廷动荡。”

朱棣微不可察点头。

他也同意不深究。

时机不合适。

朱元璋注意到朱棣点头,笑问:“老四,你有什么补充。”

朱棣略微沉吟,“参与度深的,或者,所有犯事者,灭家吧!不牵连本族,但其家,抄几个、灭几个。”

蒋瓛匍匐着,听到这话,唇角狠狠抽搐。

论狠,还得是朱四郎!

朱标微微皱眉:“老四,灭家是不是太狠了,那些五六岁,乃至襁褓中的婴儿,至少他们没错。”

朱棣不为所动。

“大哥,此番北征,赢则罢了,若是出现任何意外,都会动摇国本,最善战的将领,最精锐的将士,十数个皇子……”

……

“这几天,我到处督查,没有感受到太浓烈的严肃认真氛围,很多人,怀着一种傲慢自大,认为此番北征,凭着大明的精兵强将,以及这些年,风调雨顺,准备充足的粮草,一定势如破竹……”

……

这些年,许多人,反对乡土村社。

恨他入骨。

可这些年,随着乡土村社不断推进深入,以及大明总体风调雨顺。

国库充盈。

整个金陵上层,弥漫着一种奢靡懒散。

朱紫巷,蓝玉是不挂八个灯笼了。

可这回回来,他发现,挂八个灯笼的更多了。

家家户户侧门的泔水桶,也比以前更‘丰富’了。

上层权贵如此。

他这些天和蓝玉、沐英等人视察云集金陵的各军。

将领们的傲慢松懈氛围也十分浓烈。

不知,蓝玉、沐英有没有发现。

可至少,这种散漫懈怠氛围,跟随他去各军交流的谭渊、张武、周浪等人私下里,也和他说了好多次。

“过于严肃紧张了,精神崩的太紧不好,可现在这种,精神散漫懈怠,也会让将士们迟钝,让配合北征的上上下下松懈,我们要是败了,那就不是几百颗脑袋,十几个家庭,而是几十万人,涉及几十万家庭,更关乎整个大明国本。”

“现在,朝廷需要用血淋淋的人头,给所有人松懈的神经,压点东西,让他们的神经绷紧点。”

他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。

他的心也是肉做的。

可做到他们这个位置。

做事情,就要权衡利弊。

几百无辜者。

和几十万将士,几十万个家庭,整个大明国本。

孰轻孰重?

作为决策者,到底该怜悯哪一方?

那些出身寒微,军中效力,为国家,为百姓流血护一方平安的将士,应该更值得怜悯吧?

他们凭什么,要吃发霉变坏的米?

他们凭什么,要为上层的懈怠散漫迟钝,用生命买单?

“杀吧!”

朱元璋平静的声音响起,可殿内却瞬间寒冷了几分,“蒋瓛,你来负责,按照朱棣说的去办!”

“臣遵旨!”

……

此案,以极快速度查清。

五天后。

三百五十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后。

朝堂百官、云集的各军,散漫傲慢风气,瞬间一扫而空。

训练的喊杀声,开始在城外各处大营内,不绝于耳响起。

朝堂效率也骤然提高。

本来,准备二月中旬,准备妥当一切,正式出发。

正月末。

各项准备事宜,经过数遍核对,全部通过验收。

二月二。

龙抬头。

朱元璋在紫金山祭天,誓师。

二十万从南边各地抽调而来的精锐,云集紫金山山脚。

无数龙旗,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祭坛上。

朱元璋焚表祭告苍天后。

起身,骤然转身。

居高临下,俯视祭坛下方。

他年长的儿子们,在标儿率领下,站在最前方。

洪武十七年。

十七个年头。

他的儿子们,终于长成。

此战,虽然还是老将辅佐,参战。

可他的儿子们,也要走向疆场,崭露头角了。

其他儿子他还担心,能不能胜任。

不过……

朱元璋视线落在朱棣身上。

不过,对老四,他很放心。

“朱标!朱棣!上来!”

群臣闻声,看向朱标、朱棣。

朱棣略微慢半步,跟在朱标身后,走上祭坛。

朱元璋冲刘伯温点点头。

刘伯温手持圣旨走出,展开,威严洪亮声响起:“太子朱标、燕王朱棣接旨!”

朱棣随朱标跪下。
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册封太子朱标为北征主帅,燕王朱棣为北征副帅……”

朱标默默听着,心潮澎湃,激动微微握拳。

这么多年。

他终于也能圆,驰骋疆场的梦了。

待刘伯温宣读声落下时,朱标手因激动,微微颤抖,高举,大声道:“儿臣领旨谢恩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朱棣跟着谢恩。

朱标接过圣旨后。

朱元璋命令道:“赐剑!”

另一侧,小太监端着两把宝剑,闻声,忙走到朱元璋身边。

朱元璋先把一柄精美宝剑交到朱标手中,鼓励道:“去和文武百官,以及将士们打个招呼。”

朱标笑着走到祭坛边缘,猛地高举手中宝剑。

“太子万胜!”

“太子万胜万胜!”

……

山呼声,率先从祭坛下的文武百官群中想去。

紧接着,山脚下,云集的二十万大军在声音传来时,跟着齐声高呼。

谭渊、张武、周浪等人骑马伫立在山脚,陆军第一镇阵列前。

遥遥昂视着祭坛边缘,举着宝剑的朱标。

张武一边跟着举臂高呼,一边无奈小声道:“此番北征,所有的荣耀,都要加诸于太子爷身上,咱们王爷,就是陪太子‘读书’。”

可能,他们是王爷的人吧。

反正,就是觉得王爷最好。

陛下封王爷为北征副帅。

说白了,就是看重王爷的军事才能。

让王爷帮着太子爷,把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北征,打的漂漂亮亮!

让太子光芒万丈!

谭渊笑笑,“此番回来,本就是陪太子读书,等咱们回到四海之上,王爷再也不需要为任何人,收敛自己的光芒,不需要发光发热,却给别人做陪衬。”

……

“太子万胜!万胜!”

……

山呼声,经久不息,一浪高过一浪。

朱元璋把另一把宝剑交给朱棣,拍着朱棣肩膀,低声道:“你们兄弟,第一次,如此规模浩大走向疆场,你大哥更是以太子身份,挂帅北征,你们中间,爹最放心的就是你,若说托付,也只能把你大哥他们,托付给你,帮爹带着他们,漂漂亮亮打个胜仗,你们都安安全全回来……”

刘伯温站在朱元璋附近,隐约听到了朱元璋的话。

不由微微惊讶。

看向朱棣。

朱棣含笑点头,“父皇,放心吧,只要儿臣没死,一定让大家全须全尾……”

朱棣尚未说完,朱元璋就气的瞪眼。

他不是让老四不顾自己性命。

他只是想让老四好好带带其他兄弟。

……

山呼声渐渐落下。

朱元璋、朱棣结束谈话。

朱标转身,脸微微潮红,走到朱元璋、朱棣面前,“父皇、老四你们刚才说什么?”

朱棣摊手,“父慈子孝呗。”

刘伯温虚握拳,捂着嘴低头。

朱标含笑瞪了眼。

朱元璋唇角狠狠抽抽,瞪了眼朱棣,看向朱标,“标儿,进入草原后,多听听老四、你二叔、三叔他们的意见。”

“父皇,儿臣明白。”朱标笑着答应。

朱元璋含笑点点头,抓起朱标、朱棣的手,放在一起,拍了拍,“你们长大了,这一战,父皇在金陵,等你们的捷报!”

话音落下瞬间。

朱元璋突然握着兄弟二人的手,高高举起。

父子三人的手,握在一起,高举着。

百官愣怔。

冲击很大。

一时间,又不明白,朱元璋此举的用意。

刘伯温率先跪倒: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百官回神,跟着跪倒。

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……

声音传到山脚。

谭渊等人微微愣怔。

谭渊回神,翻身下马同时,催促,“快行礼!”

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……

随着各级将领带动。

二十万将士,单膝跪地,山呼声冲霄而起。

朱棣率先笑着看向朱标。

老头子的意思,他明白。

朱标笑着点头。

朱元璋把兄弟二人的反应看在眼里,笑着转身,快步走到发兵的令鼓前。

接过鼓槌,亲自击鼓。

咚咚咚……

不知,标儿做了什么。

亦或是太子系做了什么。

老四这次回来,不断向标儿释放善意的行为,让他察觉出了端倪。

老四很显然,是想维护和他大哥的兄弟情谊。

他不担心老四。

可……

今天,他就是要告诉标儿。

他和老四携手,这大明日月山河,才能高枕无忧。

希望标儿真的明白他的用意。

他想磨刀。

但不希望,标儿这把刀锋利了,对准老四!

“出发!”

“出发!”

……

鼓声中,山脚下的将领,起身,翻身上马,豪迈挥手,发出号令。

二十万大军,随即徐徐启动。

宛若一条巨龙,冲向北方!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